
aaajiao <URL is LOVE>
该作是 aaajiao 从2008年到2020年十二年间利用互联网作为创作媒介的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梳理出了一条中国千禧一代艺术家/网络用户的科技使用史。

#01
010000.org
.website
2008
《010000》是aaajiao创作的首个网站作品,探讨了网络空间的私有化的可能性及其与公众性的冲突。作品源自aaajiao与策展人李振华签署的一份租赁合同。2008年,李振华在aaajiao管理的服务器中租下一个赛博空间,租期为一万年。作品中呈现了不断循环消减的万年倒计时,起始日期取决于用户所在的地区。有限却不可控的的租期被置于虚拟的空间中,时间的概念由此被消解,《010000》成为一场永恒的见证。

#02
Cloud.data
云数据
.website.app
2009, 2020
在《Cloud.data》中,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点击会触发不同的声音,云雾也随之向前移动。自2009年首次亮相以来,作品曾以影音交互表演、影像装置以及iPhone/iPad应用程序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出现在aaajiao的过往展览中,在本次展览中的最新版本,是以原生形态回归到屏幕中展出。

#03
Turritopsis Nutricula
道恩灯塔水母
.website
2010, 2020
道恩灯塔水母的水母体死亡后,沉到水底。细胞将重新聚集,在衍生出的水螅体中产生新的水母。因此,自然界中将这种水母称为“不死之躯”。在作品中,aaajiao将水母的自然形态电子化,循环生命出现的过程。作品回应自互联网发明以来,在依托其诞生的新的电脑维度中,一套自主运算程序将如何自发地生成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能否能够获得永生?

#04
The Screen Generation
屏幕一代
.website .app
2013, 2020
《屏幕一代》由《柔软》、《反复》、《坚硬》、《纯粹》、《静止》和《闹》六件作品组成。aaajiao在作品中呈现了我们作为“屏幕一代”与同为信息载体的“屏幕”形成的新生态系统。借由屏幕的反复流动,隐喻着屏幕的六种性格。
《柔软》:最初的互联网一代对蓝色有着独特的记忆。
《反复》:艺术家用无数个迷你gif图构造了一个拥有深度的空间。
《坚硬》:受启发于早期youtube视频不匹配的字幕和网络节目中惯常用于遮盖关键词的“哔”声,艺术家将科学家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谈论机器人学的视频片段配以双重错误的信息。
《纯粹》:屏幕中显示的所有颜色由RGB三原色配置而成,艺术家对其进行诗意化的处理,以海浪比拟三原色的变量身份。
《静止》:屏幕中透着微弱的光亮,模拟着屏幕漏光时的动态。
《闹》:由白噪音(white noise)组成的影像纵贯了几十年的屏幕记忆。

#05
Space
空间
.website .app
2016, 2020
2016年,据Internet Live Stats网站的统计,世界上一共有十七亿个网站存在。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二十亿,而实际上只有四亿个网站在运营。余下的网站,因为我们每日所使用的技术和媒体形式迅速更新无人问津。aaajiao在作品《Space》中对人类在虚拟维度中创造的电子遗留物和数据进行了反观。作品呈现了一个空白的网页,两个无用的页面浏览条上下左右滑动,“用户”看似参与其中,却找不到任何有效信息。
我们也可以说:当网站死去。
*建议在电脑桌面浏览该作品。

#06
Tennis for None
无人网球
.website .app
2016, 2020
《无人网球》是一个对历史上最早期的电子游戏《双人网球》(1958年)的挪用。《双人网球》是一个简单的网球模拟比赛游戏,两名玩家使用游戏杆在示波器上来回打球。aaajiao的当代版本去除了人的参与,用机器程序替代玩家,游戏也变成了无限路径的传球运动。作品质疑了科技对当代生活的渗透现象中人类的存在危机。当人类缺席,自主性与自由意志是否会被重新定义。

#07
Light_7.pmap
.file
2017
一个名为 light_7.pmap、体积211KB的光文件被导入进Mental Ray渲染器里,可以生成焦散和全局照明效果。某种程度上,我们便拥有了光。与《屏幕一代:柔软》并置于一个页面中,呈现了光在电脑维度中的多种形态之间的冲突。

#08
protester/cursor/emoji
抗争者/光标/表情
.website .app
2019
艺术家运用网络中常见的表情符号,探讨在后真相时代中社交媒体的交流方式对语言系统的冲击。源源不断的表情符号(Emoji)随着鼠标的移动弹出,但真正的情绪却被消解。当网络语言转向视觉化,立场先于真相,“用户”则会成为匿名的“键盘侠”。

#09
Party
爬梯
.website. app
2019, 2020
艺术家将元数据(Metadata)进行可视化想象创造出一个无限衍生的空间,观众可自行操作在空间内游荡,并不时的碰到中国观众熟识的大型联欢活动中的视觉和听觉符号。这些激起“欢乐气氛”和“正能量”的中国特色记忆,是艺术家对于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的掌控与生产。
*建议在电脑桌面浏览该作品。
基础操作:
待作品加载完成,多方向滑动鼠标,观看和体验作品空间。

#10
protester/cursor/eyes
抗争者/光标/眼睛
.website .app
2020
观众可自行在屏幕中滑出代表“眼睛”的表情符号,作品名称简明扼要的表达了艺术家对于当下新闻事件的态度,探讨在后真相时代中社交媒体的交流方式对语言系统的冲击以及网络中被掩盖的真实信息。
*所有作品是与团队成员刘晓光、谭硕欣、许聪共同完成。
艺术家介绍
aaajiao
,是年轻艺术家徐文恺的化名,也是他虚构的网络分身。1984年(他的出生年份恰好是乔治·奥威尔经典预言式小说的名称),出生于中国最古老城市之一的西安,aaajiao的创作结合了浓重的反乌托邦意识、对文人精神的反思。他的很多作品都致力于探索新的科技和媒体影响之下的文化现象和政治策略,从社交媒体写作、数据处理,到网络和移动媒介下的新美学景观。作为今天全球新一代媒体艺术的代表人物,aaajiao将今天中国特殊的社交媒体文化、科技运用带入了国际艺术的话语和讨论。 aaajiao的作品频繁展出于全球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例如:《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0;《a'a'a'jiao:一个ID》,上海昊美术馆,2019;《1989年到今天:网络时代的艺术》,美国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 ICA Boston,2018;《非真实》,瑞士巴塞尔电子艺术之家(HeK),2017;《身体·媒体II》,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7;《上海种子》,2017;《带我走(我是你的)》(由Hans Ulrich Obrist与Jens Hoffmann策展),美国纽约犹太人美术馆,2016;《时间转向:当代亚洲的艺术与思辨》,美国堪萨斯斯班塞美术馆,2016;《波普之上》,上海余德耀美术馆,2016;《黑客空间》(由Hans Ulrich Obrist与Amira Gad策展),香港K11艺术基金会临时空间及上海chi K11美术馆,2016;《全方位:全控制和言论控制》,德国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2015;《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北京中国国家美术馆,2014,等。 他近期个展包括2019年上海昊美术馆《a'a'a'jiao:一个ID》,2016年英国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以及同年OCAT西安馆的《电子遗留物》等。2014年,他不仅获得了第三届三亚艺术季暨华宇青年评审大奖,亦入围首届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
